六安新闻网讯 近年来,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环境优美的南山新区迎来了大批的游客和投资者。记者发现,很多时候南山新区人在介绍时都会引用这样一句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的诗句表达了南山新区渴望打造绿色发展、休闲生活的新的发展模式。站在“十三五”开局之年,南山新区将秉承“低碳、生态、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目标是“三年出形象、五年上规模、十年建新城”,到2020年,基本建成绿色、生态新城区构架,常住人口达20万人。未来,这里将是一个崭新的六安市政务文化新区、绿色发展先行区、城市会客厅。
建新区,不摊大饼
提起新城区,很多人首先联想到的就是大拆大建、排排高楼,殊不知这样“摊大饼式”建设存在着“空城”的危险。
在规划制定的过程中,南山新区越来越感到传统的“摊大饼”不是城市发展的一个很好的选择,它虽然有见效较快等优势,但是会给城市管理和承载空间带来压力,也会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南山新区在建设和规划时充分发挥六安市南部江淮分水岭自然山水田园和地形地貌地理环境优势,围绕六安市“绿色城南”建设战略规划、全国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目标,建设特色鲜明、生态优美的“绿色之城”、“健康之城”。
通过南湖公园建设,南山新区人发现,不“摊大饼”、只“蒸小笼”的模式让城市更好地融入了自然,和谐地处理了生产、生活、生态之间的关系,实现生产空间低碳环保、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青水秀的目标,避免千城一面的尴尬。目前,南湖公园已经成为六安的又一新地标。
“原生态是南山新区的本色和特点,在建设和规划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生态的地形地貌,按照道路、河流的走向进行综合整治和环境提升。”正如南山新区工作人员所说,记者在南山新区十三五规划中看到这样的表述:“实施低密度开发和组团式开发。依托南山新区山水田园基础,保护地形、绿地、水系自然风貌,建成南山新区生态系统。大力开展湿地保护修复、环境绿化。重点建设南湖公园、南山公园等一批(湿地)公园,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湿地公园。围绕南山新区健康度假和休闲运动等主导产业,建设南山新区健康步道系统、城市生态慢行系统。”
错位发展,有舍才有得
在南山新区周边,工业有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金安经济开发区等,农业有木南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还有东部新城、六安集中示范园区。与它们相比,南山新区在发展工农业上没有优势。因此,在规划与发展过程中,南山新区主动舍弃工业农业,选择重点承接发展健康养老、生态观光、休闲运动、旅游度假为主的三产服务业。
南湖村酒店由安徽俊杰建设有限公司投资兴建,该公司六安分区负责人李成告诉记者,南山新区的发展理念与他们不谋而合,选择在这里投资,就是看中了南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绿色发展思维。据了解,南湖村酒店以休闲度假为主题,建有中式庭院旅游度假客房,致力打造成4A级景区。
目前有一大批如南湖村旅游小镇的三产服务业项目进驻新区,绿色发展效益正在显现。下一步,南山新区将以生态、低密度开发为标准,以组团开发的模式,形成“二轴、六区”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建设各具特色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与此同时,该区在招商选择和产业布局上,将对每个产业集聚区规划布局若干个同类产业或相关产业,以此实现资源、服务、信息、管理、环境等共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绿色城南建设是六安市继东部产业新城、西部生态新区、北部特色农业示范园区建设生态城市基础上,又一新的重要城市发展布局。
南山新区作为绿色城南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已经建成悠然南山片区和南湖公园片区。为了促进和保障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南山新区下一步将加大对道路路网、城市配套、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建成“六纵六横”南山新区主路网,实现循环联网,着力提升主路沿线综合环境。建成南山新区供水系统和南山新区污水、垃圾处理系统。完善公交系统,在现有的18路公交基础上,再新开通3条公交线路。正在建设六安市委党校,国防动员训练基地,规划建设南山新区学校(高中部)、医院和图书馆、文化馆等市民文化休闲活动中心等。
配套做好了,环境也要跟上。南山新区还将对照4A级景区的标准继续打造南湖公园,积极争创省级、国家级湿地公园建设;建成悠然南山度假区和南湖公园景区的环形健康步道,形成40公里的南山新区城市生态慢行系统。结合六安茶谷和九十里山水画廊建设,融合南部乡镇旅游资源优势,建成六安市旅游服务集散中心。
可以想象,不久的将来,在六安城市南部一个叫南山新区的地方,是一座城市后花园,那里山水交融、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惬意的人们正在享受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好时光。(记者 张少尉 方吉杰 张静 通讯员 陆宝军 来源大别山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