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初至1940年3月两年的时间里,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简称省动委会)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推动下,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团结进步力量,打击国民党顽固派,培养各类干部,起到了战时国民动员、政治动员、经济动员和军事动员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成立
七七事变后,随着日军侵略不断深入,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于1937年12月由安庆迁至六安,党政军机构也随之进驻。1938年2月,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席李宗仁接受了共产党人的建议,愿意通过组建民众总动员委员会的形式,加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8年2月23日,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在六安成立,国民党代理省主席张义纯任主任委员,日常工作由常委兼秘书章乃器主持。动委会下设总务部、组织部、宣传部、后勤部、情报部:总务部部长朱蕴山,副部长童汉章;组织部部长沈子修,副部长周新民;宣传部部长光明甫,副部长狄超白;后勤部部长常恒芳,副部长朱子帆;情报部部长丘国珍,副部长黄宾一。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安徽省党部主要成员朱蕴山、光明甫、沈子修、常恒芳等爱国进步人士,均为省动委会各部门主要负责人。1938年6月安徽省民众总动员委员会随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从六安迁至立煌(今金寨县)。
二、积极推动抗日救亡运动
组建各级动委会。省动委会成立后,要求各县、区、乡镇成立动委会。舒城县动委会于1938年3月成立,霍山、六安两县动委会于4月成立,合肥县动委会于6月成立,寿县动委会于7月成立,立煌县动委会于秋季成立,霍邱县动委会于年底成立。各区、乡镇也分别成立动委会。
组织抗日团体,成立工作团。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国民党桂系军队云集大别山。京沪线大中城市的逃难者蜂拥而至,其中包括大批流亡青年。北平救亡服务团、上海流亡青年内地服务团、武进青年抗敌服务团以及延安派遣陕北公学、抗大毕业的学生也到大别山区开展救亡工作。自1938年3月至1939年5月,省动委会不仅在各县建立了动委会,而且建立了43个直属工作团和30个委托工作团以及少年宣传团、妇女战地服务团等。
成立各种民众抗敌协会。据1939年7月统计,省动委会系统共组建县级以上青抗会31个、农抗会12个、工抗会16个、商抗会20个、妇抗会25个、文抗会6个,以及大量县级以下协会。这些抗敌协会下设交通队、运输队、侦察队、慰劳队、救护队以及盘查哨、递步哨等组织,在支援前线、救护伤病员、运送粮草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加强抗日宣传。省动委会的抗日救亡工作主要以工作团为基本力量,深入到各县开展工作。仅在1938年,省动委会就领导各县分会举办了民众总动员宣传周、肃清汉奸宣传周、雪耻宣传周、兵役宣传周等活动。1938年3月,省动委会在六安举行动员工作扩大宣传周,参加人数达万人,声势十分浩大,有“抗日红旗高高飘扬在大别山上”的盛誉。围绕元旦、三八妇女节、三一二孙中山逝世纪念日、儿童节、七七事变等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编辑出版报刊和宣传手册,如《大别山日报》《六安日报》《立煌抗日小报》《舒城战报》《霍邱日报》《霍山日报》《淮流》《抗战艺术》《抗战画报》《淮上青年》等。省动委会还专门编印了宣传手册,广泛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还定期召开各种座谈会,征询爱国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人士关于抗日的事宜和意见。
举办抗日干部培训班。中共中央长江局和安徽省工委先后派周新民、陈国栋、狄超白、魏文伯、孙以瑾、麦世法、詹运生、史迁等一大批党员干部到安徽省动委会工作,担任省动委会的主任干事和县动委会指导员。当时中共安徽省工委建立了舒城、六安、寿县、太湖等中心县委,不少中共县级机关就隐蔽在动委会或工作团内。省动委会还在六安麻埠举办了4期干部训练班,共产党员周新民、狄超白任班主任,培训出的几百名青年以后都成为安徽抗日的骨干力量。
三、动委会中共产党员的转移
1938年10月,武汉失守以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随着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 共的趋势不断加强,1939年7月,皖西党组织从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大局出发,将各级动委会及其工作部门中已经暴露和可能暴露身份的共产党员以及爱国人士撤离皖西。1939年10月,廖磊病逝,李品仙接任安徽省主席和省动委会主任委员,反 共活动更加猖獗。皖西党组织根据上级指示,立即有计划地组织皖西地区各级动委会、工作团等机构组织中的中共党员、爱国人士3000多人撤到皖中、皖东和豫皖苏边区,参加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此后,动委会彻底沦为国民党手中的御用工具。
从1938年2月至1940年3月,省动委会名义上是国民党安徽省政府主办,实际上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具有安徽特色的统一战线组织。它发展了进步势力,争取了中间力量,最大限度地孤立了顽固势力,开创了大别山区抗战时期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并培养和输送了一大批青年干部,为创建华中各抗日根据地增添了骨干力量,省动委会的功绩永载史册。
(来源:市委史志室编辑《红六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