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溥泉(1900-1927),原名杨本祖,后取名杨文渊,号溥泉,裕安区苏埠人。1920年秋,考取在安庆的安徽省立第一甲种工业学校。
1921年,为争取安徽省教育经费独立的六二学生运动爆发时,杨溥泉是走在请愿队伍最前列的学生之一。当反动军警向请愿队伍开枪镇压时,杨溥泉与其他同学冒着危险,抢救中弹垂危的姜高琦、周肇基两位同学。六二运动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持,最终取得了胜利。此外,还参加了驱逐贪官六安县知事骆通的斗争。1922年,参加了反对北洋军阀倪嗣冲、马联甲操纵省第三届议会选举,迫使地方审判厅宣布怀宁县选举无效。杨溥泉在斗争中表现突出,被吸收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团员。由于杨溥泉反对军阀政府的立场坚定,旗帜鲜明,斗争性强,因而遭到军阀政府的嫉恨。1922年秋,他被迫辍学离开安庆,到芜湖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继续读书。1924年春,杨溥泉同许继慎一起去上海大学社会学系学习。
在上海大学,他接触到瞿秋白等共产党人,研究了马列主义的基本理论,眼界大为开阔,思想觉悟有了提高。不久,黄埔军校招生,上海大学党组织选派杨溥泉等一批青年前往投考,初试即被录取。入校后,转为中共正式党员,与许继慎、王逸常、唐际盛等在一个党小组。这时,成立了中共黄埔军校支部,还成立了青年军人联合会,杨溥泉既是中共黄埔军校支部的骨干分子,又是青年军人联合会的活跃分子。
1924年11月,杨溥泉从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被派到教导一团当排长。1925年2月,第一次东征时,升任连党代表。同年10月,第二次东征,在攻打惠州城时再立战功,旋即被调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组织科组织员。1926年3月20日中山舰事件后,参加了由周恩来于广州郊外大佛寺举办的高级政治训练班,聆听了周恩来、陈延年、苏兆征、阮啸仙、恽代英、沈保同等的报告,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都进一步的提高。之后,被派到汕头任工人纠察队大队长。
北伐战争期间,杨溥泉被派往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某师担任营长。1927年4月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杨溥泉随叶挺率领的东征讨蒋军来到九江。7月下旬,叶挺、贺龙等部由九江开往南昌。8月1日,杨溥泉率所部参加南昌起义。5日,起义军主动撤离南昌,沿赣东山地,经抚州、宜黄、广昌、石城,向南挺进。9月14日,起义部队进入广东境内,占领韩江上游大浦、松口、三河坝等地,前锋直指潮汕。9月23日占领潮州,24日占领汕头。起义军占领汕头后,周恩来即派杨溥泉率部分兵力到潮州,协助农民军打击地主民团。战斗中,杨溥泉不幸被枪弹击中,壮烈牺牲。时年27岁。
1957年,杨溥泉被追认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