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霍山县入列省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作为全市“唯一”,如何做到“先行”成“先进”,“示范”变“样板”,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6月份在该县试点开展选派乡村振兴专员工作,从县直单位中选拔一批有“一技之长”、热爱“三农”工作、退出领导岗位的职级干部到乡镇担任乡村振兴专员,专抓乡村振兴工作,形成了以“有余”补“不足”的良好局面,探索出一条助力乡村振兴的好路子。
退职不褪色,“二线”干部有担当
中央《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明确提出,鼓励地方整合各领域外部人才成立乡村振兴顾问团,支持引导退休专家和干部服务乡村振兴。“脱贫攻坚一个都不能少,那是对贫困户。我认为,乡村振兴也应该一个都不能少,那是对党员干部。我是山里人,快退休了一直想帮山里做点事,现在县里选派乡村振兴专员,我一定要报名!”县发改委四级调研员、原县石斛办主任李名海说。56岁的他,亲历霍山石斛品牌的发展壮大,对霍山石斛发展有感情、有愿景,这次就主动报名到最偏远的石斛小镇太平畈乡担任乡村振兴专员。党中央的政治要求和基层干部的政治诉求在这里达到了高度契合。市委把准方向、靶向施策,指导霍山县制订出台了《关于选派乡村振兴专员助推省级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一经出台就引起强烈反响,全县81名像李名海这样的干部积极踊跃报名,主动要求投身乡村振兴大业。
老树发新芽,再展作为有舞台
“我是第七批选派帮扶干部,在村扶贫4年,选派结束回到局里后,感觉自己与业务工作的新政策有些脱节,在单位发挥作用比较有限,我还是想继续留在乡镇干乡村振兴专员,更能发挥特长”,县科技经信局三级调研员何祥国说。2019年实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以来,霍山县直机关一些领导干部陆续退出领导岗位,共有职级晋升退出领导岗位62人,还有一些因年龄较大、主动要求退出领导岗位的干部94人,这些人中有乡镇领导经历的占90%以上、有专业技术职称占20%以上。他们虽然年纪较大,但长期在基层一线打拼、受过艰苦岗位历练、得到组织培养锻炼,是基层工作不可多得的“老将”、“干将”。选派他们到乡镇担任乡村振兴专员,给他们搭建了一个发挥余热的平台,再次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激情。第一批择优选派的16名乡村振兴专员到岗后,快速适应角色,积极融入基层,与农村工作无缝对接。
以“有余”补“不足”,精准帮扶有优势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涉及产业发展、生态环保、文化繁荣、基层治理等方方面面,需要的人才也是多方面的。乡镇干部是“多面手”,但不是“万事通”,难以做到又博又专。选派乡村振兴专员,有效补充了乡镇干部的现实短板,他们到岗以来,积极发挥人脉资源、专业技术等优势特长,认真履行基层党建组织员、“三农”政策宣传员、脱贫成果巩固员、强村富民领航员、乡村治理促进员“五大员”职责,帮助乡镇制订产业规划37个,争取资金1.15亿元,实施项目23个,解决矛盾问题115个,赢得基层一致好评。同时,采取“1+1+N”的模式,每名乡村振兴专员协管一块工作,联系一个重点村,帮带几名年轻干部,通过言传身教,当师傅、带徒弟,帮带近40名乡村年轻干部提升能力、快速成长。
安心又安业,服务基层有保障。
选派乡村振兴专员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为让乡村振兴专员真正沉下身、放下心开展工作,霍山县建立了一系列保障机制。在政治上,将乡村振兴专员视同乡镇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县乡双重管理,适当参与乡镇领导班子分工,列席有关会议。在工作上,县财政统筹保障工作经费,每年开展一次培训和外出考察学习。在待遇上,工资福利待遇参照乡镇干部执行,高于同职级县直机关干部;比照班子成员分配干部周转房。在激励上,乡村振兴专员年度考核,按照不超过35%的比例单列计划,对于表现优秀、实绩突出、符合条件的,优先提拔使用、评聘职称、晋升职级。同时,对工作履职不力、干群反映较差、年度考核不称职等情况的,实行召回制度,做到严管与厚爱结合、约束与激励并重。(陆祖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