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六安,从巍巍的大别山北麓到平原丘岗,不同层次的美景紧密相连,织成了一幅绝佳的旅游线路图,青山绿水交相辉映,仿佛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画卷。生态之城天蓝、地绿、水秀,让人心旷神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生活正越来越精彩。
王丽 摄
2016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六安金寨视察时,叮嘱要保护好六安的好山好水。深情叮嘱犹在耳,殷切期望鼓人心。五年来,皖西儿女牢记总书记嘱托,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坚决筑牢生态安全屏障,走出了一条绿色振兴发展新路子。
呵护一片绿水青山
“五月份就能迎来采摘石斛花的时节了。石斛花中蕴含的独特成分,可以起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初春时节,在霍山县诸佛庵镇三河村内的一处石斛种植基地里,工作人正在进行网络直播,向网友解说霍山石斛的相关知识和功效。2016年,企业负责人刘波回乡小规模试种霍山石斛,经过不断的学习,如今他的石斛基地已发展到一百多亩,良好的生态环境下,霍山石斛被精心管护,长势良好。石斛产业是霍山县重要的特色支柱产业,截至2020年末,霍山石斛基地面积达10000亩,从事石斛种植、加工及销售的市场主体1900余家,总产值约35亿元。
2020年底,霍山县被命名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标志着霍山县实现了从“拥有绿水青山”资源禀赋到“保护绿水青山、挖潜金山银山”的成功转型。多年来,霍山县始终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走生态文明之路,先后获得国家级生态县、全国养生宜居县、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天然氧吧等众多金字招牌,良好生态环境已成为霍山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同时,探索出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一斛”“一茶”“一水”的两山转化模式,实现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开了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实现了生态工业企业的转型升级,一大批高端装备、水饮品等产业实现集群发展;良好生态促进了康养和旅游产业的兴起与发展,优美环境和美丽风景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和康养。
霍山县只是我市近年来守护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绿色发展上,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阶段性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居全省前列,六大水库水质优良率为100%,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有效落实。单位GDP能耗、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污染物总量排放,均完成国家和省下达的考核目标。
我市努力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让蓝天、碧水、净土成为六安靓丽的名片。打造“皋城蓝”。针对影响我市大气环境质量的主要污染源开展集中整治,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六个专项行动”,包括建设领域扬尘治理、散煤治理、高排放机动车整治、中心城区露天烧烤和露天焚烧整治、餐饮油烟治理以及散乱污企业整治。守好“老区水”。佛子岭等六大水库蓄积了70多亿立方水,水质总体保持良,这是绿色之水、生命之水,也是发展之水,我们必须保护好使用好。护住“皖西土”。开展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全市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均划定为优先保护类,涉及耕地面积790多万亩。与此同时,我市还强化重要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区和湿地生态修复保护,基本建成水资源保护和河湖健康保障体系。
开创老区绿色发展
连日来,金寨县油坊店乡面冲村村民郑学伟和妻子在茶园忙碌着,和他们一起的还有几位来自外地的游客,郑学伟一边采茶,一边指导游客、体验采茶的技艺。金寨县是六安瓜片的原产地和主产地,茶谷主题公园核心区修建起吊桥、观景步道、亲水栈道、休闲长廊等,悠闲漫步在茶园中,感受生态茶园风光,成为不少游客的选择。每年的清明前后,这里的茶农就开始忙碌起来。郑学伟告诉记者:“如今他家的茶园不仅仅只是茶园,还是茶谷景区的一部分。很多游客在我家吃饭、品尝茶叶后,都会买一点带回家,自家的茶叶不愁卖。”曾经的贫困户郑学伟一家早已顺利脱贫,一年10多万元的纯收入,让他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我市认真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向生态要效益、以绿色促振兴,认真做好“三个结合文章”,把绿色振兴与脱贫攻坚、生态建设与经济建设、产业扶贫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紧密结合起来,依托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全市逐步形成了南部深山区“西山药库”、中南部浅山区“六安茶谷”、中部江淮分水岭地区“江淮果岭”、北部淠淮生态经济带四大特色产业板块,确定为老区绿色振兴和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增长极。
2014年市委、市政府提出六安茶谷建设,2015年启动淠淮生态经济带建设,2016年启动江淮果岭建设,2017年启动西山药库建设,“一谷一带、一岭一库”绿色发展四大平台覆盖全市7个县区103个乡镇,总面积约1100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70%以上。四大平台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实现了为生态增绿、为旅游添景、为农民增收;累计带动近35万贫困群众绿色、稳定脱贫,其中,六安茶谷带动区域内农户年人均增收1200元,淠淮生态经济带带动区域户均增收3000元,江淮果岭带动区域内农户年人均增收1500元,西山药库带动区域年户均增收1.2万元。
在打造六安茶谷中,我市通过各类项目实施,结合以茶为主导的特色产业,完善了环5大水库区域以及景区周边基础配套设施,建成了502个茶谷小镇、小站、小院,其中小镇31个、小站119个、小院352个,以点带线、以线连面的辐射格局初步形成;六安茶谷品牌价值达522.47亿元,六安瓜片、霍山黄芽连续2年荣登中国区域品牌价值评价信息百强榜单,连续举办“大别山(六安)山水文化旅游节暨六安茶谷开茶节”,六安瓜片、霍山黄芽成功列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首批保护名录,霍山黄芽入围国家保护工程、“中欧100+100”全面地理标志产品互认互保项目,品牌影响持续提升。六安茶谷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历史底蕴深度融合,打造以“六安茶”为主题的各类景观节点、大别山最佳湖泊旅游目的地。截至2020年底,全市茶园面积75.46万亩,干毛茶产量3.4万吨,一产产值33.6亿元,综合产值122亿元。
淠淮生态经济带的稻虾综养面积达105万亩,小龙虾产量8.2万吨、产值约22亿元带动贫困人口约3.9万人,年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蔬菜累计播种面积153.31万亩次、产量266.29万吨,产值71.30亿元;皖西白鹅饲养量达1420万只,占全省白鹅饲养量的四分之一,综合产值达62亿元;皖西麻黄鸡饲养量达5000万羽,综合产值28亿元;构树产业化面积近5000余亩,亩产产值达2400元、构树猪每头净增350—400元。
近年来,随着品种的改良,种植水平的提升,金安脆桃逐渐闯出了名气,价格也水涨船高。在金安区椿树镇草庙村,种桃大户李国军告诉记者,家里的600多亩桃园里种植了金安脆桃、水蜜桃、蟠桃等十几个品种的桃子,从每年5月桃子上市开始,每隔半个月都会有不同品种的桃子陆续上市,大部分已经被广东、福建、东北三省和上海等地的果商订购。如今,金安区江淮果岭的脆桃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产值已经超过10亿元。江淮果岭水果产业面积31.1万亩、产量33万吨、一产产值25亿元、综合产值50亿元。果旅融合持续升温,形成了以果业带多业、三产融合的格局,经济效益明显。
西山药库区域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4.9万亩,产量20.1万吨,一产产值70亿元,综合产值106.6亿元。我市推广生态种植保品质,建立稳定、可控的原料药种植基地,坚持生态化、标准化、规模化原则,打造集约化、规范化中药材种植基地和中药材产业园区。编制出台了《六安市西山药库发展规划(2020-2030)》,大力推动中药材“产、学、研”相结合,通过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建立国家中医药综合实验站、安徽省林下中药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山药库研究院(大别山中医药研究院)等,制定了霍山石斛全产业链标准18项,承担了霍山石斛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选育了霍山石斛、太子参等中药材新品种15个。深入挖掘霍山石斛作为道地药材的功效内涵,做靓品牌形象,霍山石斛成功载入2020版《中国药典》,获评“中国百强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四度荣登“中国品牌价值评价”榜单,品牌价值达61.54亿元。我市在做优一产、做强二产的同时,结合康养产业发展,推进产业链延伸,挖掘霍山石斛、金寨灵芝等道地中药材珍贵的药用价值,依托大别山深山区优质的生态环境,推进中药材生产、加工基地与采摘、观光、研学、体验、养生、美食等相结合,促进中药产业与健康、文化、旅游、体育等相关产业的融合,打造仙草故里、康养圣地。(记者
康家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