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因为修入户道路,叶集区孙岗乡永丰村老樊家占了老戴家不到10平方米的地,相邻的两户人家过去亲如兄弟,彼此都没放在心上,但因为近日种种琐事关系变得紧张起来,老戴情绪上来了,忿忿不平地拉了一车土把老樊家日常出行必经道路给拦堵了。
本是邻里之间再普通不过的鸡毛蒜皮小事,乡村干部们请来了和两家沾亲带故的长辈们调解,大家同坐一张板凳把话说开了,把事情解决了。
按照叶集区“重畅决”办公室反馈结果,矛盾双方最终都表示满意,但是乡村干部却有了心结——大家也围坐在一起进行深刻反思,为什么一件很普通的邻里纠纷,群众非要闹?为什么不按照正常途径反映解决?这是不是对我们村干部的不认可、不信任呢?
“以前我们都是被动等上级交办工作任务,被动地解决问题,很少主动去发现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开了几次板凳会、党员意见征求会,才发现了很多老百姓需要我们解决但我们以前没关注到的问题!”村党支部书记詹乃斌指着问题清单说道。另外,该村会计刘荣玲这几天费尽千辛万苦才把全村村民拉进微信群里,“以前收医保、收养老保险,需要挨家挨户上门、挨个打电话,现在不用了,发个朋友圈,微信群里说一声,村民们很快就关注到了,微信点对点通知不漏一人,上面有个什么政策,链接转群里,很快全村老少都知道了。”
果然,微信群里刘会计的“交医保啦,交医保啦”群通知刚发出去,“刘会计,俺们东庄组的路啥时候修?”“刘会计,还有俺们老庄组的路?”“俺们家今天白天怎么水管放不出来水了……”一连串的问题在微信群里排着队。“好好好,我们马上一个一个来解决。”微信群里回响着村党支部书记詹乃斌的声音。
当前,全市正在开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同时,村干部队伍“激浊扬清”专项行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对照光说不练的“假把式”,麻木不仁的“冷面人”,不推不动的“木头人”,高高在上的“官老爷”,横行乡里的“土霸王”等现象,各地基层党员干部进行了深入反思,抱着举一反三的态度,坚决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麻烦不上交的目标,各县区、各乡镇村、各村民组的板凳会开得更加频繁了,村干部手机里的村民微信群响的次数更多了,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的身影更为常见了。
这几天,裕安区青山乡人大代表们通过摸排,对各村群众的诉求主要集中在垃圾处理、路灯维修、农村建房、享受补贴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人大代表们将摸排结果罗列总结,建立群众诉求台账,积极配合乡、村干部做好群众诉求转化工作,在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该乡人大主席唐邦青说:“所谓的‘民生大事’也往往就是群众关心的‘关键小事’组成的,只有切实做好这些‘关键小事’,才是真正帮助群众解决难题,办好群众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
在金寨县沙河乡,这段时间正忙着积极倡导“我为沙河发展献一计”,乡领导让全乡人民积极参与,不拘一格,为沙河乡的发展谏言献策。通过召开座谈会、板凳会、实地参观考察等方式,把金寨县沙河乡的灵芝、天麻、黄精等中药产业与深度加工项目谋划结合起来;把山核桃、手工挂面等产业与提质扩量项目谋划结合起来;把蚕桑、油茶、毛竹加工等产业与提产增效项目谋划结合起来,厘清产业发展思路,激励健康发展。
霍山县落儿岭镇近日也召开座谈会,重点围绕茶叶、中药材、毛竹三个项目进行规划。会上,各村各单位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旅游小镇的发展定位,就如何实现三产融合发展探讨具体措施,力争脚踏实地走出一条适合该镇发展的路子。
信任和威信是通过党员干部一点一滴实干累积的,我市专题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各级党员干部们跑得更勤了,思考得更多了,他们的汗水,群众看到眼里、记在心上。党员干部们聚焦村民反映强烈、短期能见成效、困难急需破解的民生问题,全力以赴干好“开门一件事”,让群众看到了学习教育的成效,切实提升了党员干部的领导力、战斗力、凝聚力,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记者从市委组织部了解到,近期,为贯彻落实市委“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专题学习教育部署要求,在全市村干部队伍中开展“激浊扬清”专项行动。这是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客观需要,是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坚持问题导向抓整改的现实需要,通过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抓好专项行动的责任担当,切实提升村干部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