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个防溺水教育动画片……”炎炎夏日,记者走进金安区双河镇九十铺村村部会议室,这里凉风习习,台上,大学生志愿者讲得生动;台下,小朋友们听得认真,构成这个暑期最动人的画面。
为了让村里的孩子们过一个不一样的暑假,该村村“两委”在放假前就开始招募大学生,将村里留守的孩子们聚集在村部会议室,在假期办起了“暑期课堂”。这也是双河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凝聚民心,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打通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的一个缩影。
今年18岁的潘越,就读于山东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智能制造专业。假期回来后,他便主动到村里报到,成为“暑期课堂”的辅导老师,帮助村里的孩子们进行学业辅导。
记者在这里看到,30多名孩子在几个大学生志愿者的带领下,认真上课。授课内容丰富多彩,有课内知识,还有一些红色教育、防溺水安全教育等课程。
“以前暑假,孩子们总是三五成群出门玩耍,让我们很不放心。尤其像我家孙子,还特别调皮,爱往外跑,担心他在外面玩不安全。听说村部里办了‘暑期课堂’,都是名校大学生来给孩子们辅导作业。我赶紧给我孙子报名,把他送到这里上课,既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又让暑假安全有了保障。”谈起村部里办的这个“暑期课堂”时,该村村民张周连连称赞道。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工作,是民生实事、民生大事,是百姓幸福指数的重要体现。据了解,该镇组织安排各村街聚焦“一老一小”民生事业,组建了关爱老人公益组织、关爱未成年人公益组织、环境卫生保护公益组织、社会协商议事公益组织以及乡村发展公益组织,通过组织志愿服务队伍凝聚民心,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制定关爱老人志愿服务活动实施方案,对本村以及常住在本村的老年人根据年龄分类制定花名册,确保帮扶有针对性和个性化;成立大手牵小手志愿者服务队,建立未成年人台账,摸排在村未成年人数,明确其个人情况、家庭住址、监护人等基本信息,及时掌握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状况;积极开展留守儿童“读书会”,邀请退役老兵上红色教育课、防溺水安全教育、心理辅导课程等各项活动,关爱未成年人成长;组织大学生志愿者为未成年人辅导暑假作业,开展跳绳、跑步、羽毛球、唱歌、书法、绘画等各式各样的文体活动,丰富未成年人假期生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村里帮我们解决了很多烦心的事,我们就有更多时间和心情来收拾家里了,心情也好,住着也舒心。”被评为金安区“最美庭院”的村民张显芝乐呵呵地说。
记者走进张显芝家的庭院里,院内干净整齐,花草放置得当,种类繁多,入眼一片舒适,鼻中一阵清香,使人沉醉其中。屋内家具摆放错落有致,地面窗台干干净净,整个庭院看上去俨然就是一个小花园。
一户庭院就是一处风景,千家万户串起美丽乡村,小小庭院扮靓村容村貌,也点亮了村民的幸福生活。截至目前,该镇六岭村有6户获得“最美庭院”荣誉,其中有1户获得市级表彰荣誉,九十铺村有4户获得区级“最美庭院”表彰荣誉。
同时,为营造宜居和谐乡村生产生活环境,该镇在21个村街全面开展人居环境卫生整治攻坚行动,成立环境卫生整治队,明确乡村环境卫生现状,分清农村垃圾主要来源和主要去向,对症下药,并召开“板凳会”“村民议事会”,收集群众对环境卫生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建立监督管理和评比表彰制度,采取评选“星级卫生文明户”的方式对卫生保洁落实较好的农户进行宣传表扬或适当的物质奖励,并优先推荐给上级部门评选“最美庭院”。环境卫生整治队带领群众清除了本村大量陈年垃圾,清理当家塘200余口,群众乱丢垃圾的恶习明显减少。
“乡村治理是基层群众幸福之基、和谐之本。近年来,我们始终重视基层治理的完善和探索,坚持党建引领,树立大党建思维,以村级党组织为核心,设立党员先锋岗,划定党员责任区,发挥村级党组织的堡垒作用。下一步,我镇将以‘五大’要求、‘六破六立’大讨论为契机,继续推深做实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创造双河镇和谐文明新局面。”该镇党委书记汪尹说道。(记者 杨秀玲 桑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