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耕、播种、搭架、除草、采收……光支付人力工资这一块,当地群众就能增收十七八万元。”8月17日,在霍山县佛子岭镇留驾园村,乡村振兴驻村工作队队长金正兵笑着说。
为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经过多方调研和外出考察,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以及镇驻村负责人决定,将发展四季豆产业作为带动留驾园村群众增收致富的一项重要抓手,这也是该村继发展猕猴桃、优质稻米、工艺品厂之后,在产业发展方面的又一大胆尝试。
“因为之前没有种植四季豆的经验,第一期,我们连片试种了50亩,估计能产四五万公斤。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收益还不错。每天上工8人至10人,可采摘400公斤至750公斤。按每公斤10元算的话,日均收入在6000元上下。仅四季豆一项,估计总收入在50万元左右。”村党支部书记金先爱算了一笔账。
在该村苍蒲冲组,一排排、一行行搭在架上的四季豆长势正旺,紫色的小花点缀其间,蜂争蝶舞。10厘米长的四季豆纷纷从绿叶丛中探出头来。村民穿行畦中,挑选个头大、成色好的四季豆进行采摘。
“没想到我这一把年纪了,居然还能在家门口挣钱。活轻松,离家近,一天能挣一百多。”村民任会林麻利地将刚摘的四季豆放进背篓,干劲十足。
“目前正是采摘旺季,我们每天安排了七八个人上工采摘。”金正兵介绍说。
在靠近豆地的水泥路上,负责运输的村民将采摘下来的四季豆用编织袋装好,集中送到分拣点。一户村民的家被当作临时分拣点,刚摘下来的四季豆堆成了小山,村“两委”和驻村队员忙着进行分拣,摆放整齐装筐,然后再运往城区各大超市。
“帮我销售100公斤?好,太好了!”在分拣的间隙,金正兵和金先爱等人通过手机不断接到“订单”。
为了让四季豆找到更多更好的销路,工作队和村“两委”分头行动,利用各自的人脉关系,联系城区的商超、亲朋好友和蔬菜批发商,于是,各种反馈信息不时传进手机。
“这里的四季豆没有任何污染,品质优良。炒熟以后稚嫩,味美,微甜,非常爽口,深受回头客欢迎。但刚采摘回来后不能存放太久,最近天晴,温度高,水分蒸发快,容易变软变质,造成减产,影响收入。”在分拣点,大家谁也不敢闲着,争分夺秒,加班加点。
“去年,村集体经济达到了51万多元。今年有望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大幅度提升。等今年的四季豆全部卖完后,我们准备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扩大四季豆种植面积,并准备向市场监管部门申请注册商标,将留驾园村四季豆打造成特色品牌,成为更多人餐桌上的美味,也为本地群众带去更多的收入,让招人喜爱的‘绿豆豆’变成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豆豆’。”谈到下一步发展目标,金正兵笑着说。(张金柱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