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在金寨县红军广场参观。记者 陈力 摄
汤家汇镇十万剧场红色剧目《立夏》演出现场。记者 岳阳 摄
横排头渠首枢纽工程。蒋常虹 摄
巍峨挺拔、绵延千里的大别山,雄踞三省交界之地,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这里山峦叠嶂、沟壑纵横,不仅造就了“此山大别与他山也”的秀美景色,也塑造了六安人执着坚韧、自强不息的文化性格和敢于斗争、敢为人先的革命传统。
六安在中国的革命史、建设史、发展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当黄麻起义、商南起义、六霍起义的烽火燃遍大别山,无数皖西儿女前赴后继,以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为中国革命事业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功勋。红色基因历经岁月洗礼,饱含血泪沧桑,已经熔铸进这座城市的血脉。
一
英雄之山,见证六安光荣的革命历史。
红色,是六安最鲜明的底色。革命年代,这里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有着“红军摇篮、将军故乡”的美誉;建国后,皖西人民肩挑手抬建起了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全国最大灌区——淠史杭工程,书写了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进入新时代,六安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开展脱贫攻坚伟大斗争,产生了大别山片区唯一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单位……
坚贞忠诚的革命信仰。皖西是安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党组织的地区。1920年3月,六安三农教师朱蕴山就和进步学生组建“中国革命小组”,舒传贤、许继慎、蒋光慈、王绍虞等大批进步人士学习先进理论,投身革命事业。从此,无论革命发展到高潮还是低谷,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六安英雄儿女始终怀揣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紧跟党走,绝不动摇。
1929年,皖西人民无惧白色恐怖,连续发动起义和农民暴动,建立起豫东南和皖西根据地,并最终成长为长江以北最大的革命根据地——鄂豫皖苏区。如今,在金寨县汤家汇红旅小镇的“十万剧场”,游客跟随全国首部沉浸式、元宇宙红色演艺戏剧《立夏》的精彩剧情,便可以穿越时空,亲历那段“立夏暴动风雷骤,明灯照亮我心头”的革命烽火。
当一首《八月桂花遍地开》传唱大江南北时,隔着时光的长河也能感受到当年老百姓欢庆苏维埃政府成立的喜悦心情。皖西人民欢欣鼓舞,踊跃参军保卫革命,不朽的红色旋律也随着红军的脚步,从这里洒向全国。
牺牲奉献的精神品质。面对新生的人民军队和革命政权,敌人实施了近乎疯狂的反复“围剿”和“清剿”,诱降、酷刑、屠杀,没有吓倒英雄的六安人民。在大别山的每个角落,都有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流血牺牲、慷慨就义的红色故事。
当年的苏区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山林岩洞是我房,青枝绿叶是我床,野菜葛根是我粮,党是我的爹和娘,任凭白匪再‘围剿’,红军越打越坚强,一颗红心夺不去,头断流血不投降。”
广大先烈以青春和生命践行了革命誓言,涌现出叶昌廷一家七烈士、喻石泉一家六烈士等满门忠烈,许继慎与许希孟、周狷之与周叔平等兄弟烈士,金刚台妇女排,舒传贤与陈春如、邹同礽与卢秀文等夫妻烈士等英雄群体。据不完全统计,六安地区先后有100多万人投身革命,30万英烈为国捐躯,其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的有25900多人,占安徽省新中国成立前牺牲的在册烈士总数的44%,“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不胜不休的战斗作风。在皖西烈士陵园有一座名为《将星璀璨》的大型浮雕,展示了108位六安籍开国将军的风采。人民军队在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下,百折不挠、愈挫愈勇,不断发展壮大,最终积小胜为大胜,赢得革命最终胜利。
土地革命时期,徐向前元帅指挥红四方面军发起苏家埠战役,历时48天,歼敌3万余人,俘敌1.8万余人,取得了鄂豫皖苏区红军的空前大捷,创造了围点打援、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
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中,红二十八军在与党中央失去联系,被敌分割包围的情况下,紧紧依靠人民,转战于鄂豫皖边区45个县,以3000多人的武装力量,最多时牵制国民党共68个团约17万人的反动军队,让革命红旗始终飘扬在大别山上……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从党的建立到新中国诞生,这里28年革命红旗不倒、20年武装斗争不断、创建了18支师级以上红军部队,留下了533处弥足珍贵的革命遗址,以鲜血和生命铸就了“坚贞忠诚、牺牲奉献、一心为民、永跟党走”的大别山精神。
二
人间天河,彰显六安红色的血脉传承。
淠史杭,原指的是六安市境内的淠河、史河、杭埠河三条天然河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皖西人民以河为渠,历时14年建成横跨江淮、有效灌溉面积1060万亩的淠史杭工程,创造了战天斗地的伟大奇迹。
人民至上的生动诠释。六安地处江淮分水岭,由于分水岭两侧水低田高,雨水分布不均,无雨则旱,有雨则涝,人民群众世代饱受旱涝之苦。为了实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千年夙愿,皖西人民提出了以大别山水库群为水源,开挖人工渠道联通淠河、史河和杭埠河,修建灌溉面积达千万亩的灌区的伟大构想。
为了将这一构想变为现实,以黄昌栋为代表的的科技工作者,走遍了皖西大地,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绝大多数干渠沿分水岭走高线等建设意见……淠史杭工程方案的制定,凝聚了众多工程技术人员和决策者的心血,吸取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意见与智慧。工程与总体设计1986年被授予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一贫如洗、百废待兴的情况,皖西人民在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下,“宁愿苦斗,不愿苦熬”!1959年8月19日,在国家没给一分钱情况下,皖西人民拉开了自力更生建设淠史杭的壮丽序幕。
自力更生的鲜明本色。立下愚公移山志,能破万重困难关。口粮自己带,工具自己造、炸药自己炒,水泥自己烧……就这样,皖西人民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逢岗切岭、遇谷填方”,实现了“叫高山低头,要平岗让路”。
为了建设淠史杭,很多群众把家中盖房子用的木头、门板都捐献出来了,有的甚至把给老人准备的棺材拆开抬到工地上……面对财力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技术手段薄弱等种种困难,皖西人民再次发挥牺牲奉献的革命精神,使淠史杭灌区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亩均投资最低、灌溉面积最大的灌区。
据统计,仅在1958年至1960年第一、第二两个工期,群众自筹石料14.22万立方米、木材2.16万立方米、树材22万多棵、毛竹12万多根、圆竹65万公斤,旧钢铁437吨。截至1972年干渠基本建成通水,淠史杭工程总投资5.92亿元,其中国家投资2.72亿元,人民群众的劳务等投资合计达3.2亿元。
万众一心的历史伟业。近百万民工、干部和职工成立了近万个水利团和以黄继光、刘胡兰、穆桂英、铁姑娘等命名的6400多个突击队、战斗队投入到淠史杭建设中,打响了一场日均上工50万人、最高日上工80多万人,累计4亿工日的“人民治水战争”。
劈土法、倒拉器、洞室爆破法……一个个技术革新、发明创造层出不穷。从水走高线的干渠设计到凌空飞渡的“水桥”,从倒虹吸建设“河下河”到不用一袋水泥、不用一根钢筋的土石坝,工程建设者们以无畏的勇气和创新的精神巧夺天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了不起的水利奇迹”。
工程累计建成5万里渠道、6万多座各类渠系建筑物,控制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惠及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1400多万城乡人口。自建设运行以来(截至2023年底),累计灌溉农田5.28亿亩,增产粮食1650亿斤,成为流域人民的“丰收之源”。
三
红色土地,萦绕六安古今的文化基因。
崇德向善的文化传承。上古时期,中华司法鼻祖皋陶在此创“五刑”、兴“五教”、定“五礼”、立“九德”、亲“九族”,《尚书·皋陶谟》记载,“安民则惠,黎民怀之”。崇德重礼、德法并重的人文教化,泽被“皋城”千年。
春秋时期,道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儒家忠孝仁政与墨家兼爱勤劳的思想在这里交流、碰撞、融合,“成长于江汉,扎根于江淮”的楚文化也在此走向高度成熟。
崇德向善的文脉绵延千年,哺育出公学始祖文翁、三国名将周瑜、东晋重臣何充、宋画第一人李公麟、明代兽医学鼻祖喻氏兄弟等名人贤士,陶铸了六安人勤劳勇敢、朴实坚毅、忠义爱国、自强不息的优良品格。
初心不改的为民情怀。2016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深情寄语老区发展。老区人民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奋力。2020年,大湾村实现全部户脱贫,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5年的7120元增长至14450元,翻了一番。2021年,大湾村荣获“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交上了一张群众满意的“脱贫答卷”。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六安市所有贫困县区摘帽、442个贫困村出列、70.96万名贫困人口脱贫,与全国、全省一道迈入小康社会,老区人民彻底摆脱了绝对贫困,走上了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永跟党走的红色传承。从血雨腥风的革命年代,到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再到脱贫攻坚伟大斗争,这片土地见证了党和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的血肉联系。
六安的“红色”蕴含着苦难辉煌的光荣历史和历久弥新的精神力量,漫步这片“青山绿水红土地”,仿佛置身一堂行走的思政课,激励着我们铭记历史、着眼当下、面向未来,沿着先烈的足迹砥砺前行,在接续奋斗中开创新的历史伟业。(周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