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等17个部门于2024年底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各中小学校以“教联体”为抓手,在实践育人、医教互促、体教互融、家校互动、社教同频、警校同步方面加强协同配合。
市政协委员王玉洁建议:一、调研全市基本情况,做好“统”的工作。政府部门加强统筹领导,指导各部门协同配合,建立家庭教育指导机构,调动各类社会育人资源。二、调动家校社积极性,谱写“联”的文章。学校因地制宜建立“教联体”,通过联责任、联资源、联空间,搭建由学校主导、家庭辅助、社会参与的家校社沟通平台。三、明确部门工作职责,下好“实”的功夫。各相关部门、街道社区、社会资源单位在各自职能范围内落实育人责任,与学校建立工作对接机制,有针对性地推动解决学生成长中的突出问题。四、营造良好育人氛围,注重“导”的作用。建立“教联体”为有效凝聚各方育人力量提供常态化平台,引导各主体在明确职责任务的基础上凝聚形成更加有效的协同育人合力。五、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落实“促”的工作。以中小学生健康快乐成长为目标,政府统筹、部门协作、学校主导、家庭尽责、社会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记者 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