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投稿故事
周维炯——早期红军将领代表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打印页面】【关闭窗口

  周维炯,1907年生于金寨县沙河乡楼房村。6岁时开始发蒙读书并习武,15岁时,已是文武双全的少年才子了。16岁入商城笔架山农校,接受了新文化教育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熏陶,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1926年底入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学习,1927年夏回乡,根据中共中央“八七”会议精神,以教书为掩护,秘密组织农民运动,准备武装起义。

  1928年春,周维炯任商城县南邑区委少共书记和中共商(城)罗(田)麻(城)特委委员。特委和区委决定利用商南地方民团扩充势力之机,派周维炯、漆德玮、徐进生等一批共产党员,利用上层关系,打入敌民团中去,在士兵中发展党员,扩大党的组织,掌握枪支弹药,伺机举行武装暴动。周维炯由于他的军事素质,得到民团官兵的信任。

  周维炯在民团站稳脚后,先以烧香结拜方式,在民团贫苦士兵中组织了兄弟会,不久在兄弟会中发展了7名党员,建立了党支部。1929年5月6日立夏节,周维炯以摆宴方式将民团团总和一些不可靠的士兵灌醉,夺取了民团全部枪支,宣布武装起义。当晚,南溪、汤家汇、吴家店、斑竹园、西庄等地武装起义都获得了胜利。5月9日,各路起义大军会师斑竹园,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二师,周维炯任师长。接着,周维炯应中共六(安)霍(山)县委邀请,带兵支援六霍起义,先后打掉了金家寨、南庄畈、麻埠、流波䃥、燕子河、闻家店、漫水河等反动民团,使六霍起义多地暴动取得成功,六霍起义武装后来组建成了红军第三十三师。

  1930年春,大别山红军改编后,周维炯先后任红一军第三师师长、红四军第十一师师长,转战鄂豫皖苏区,打了很多胜仗。

  1930年底,国民党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时,皖西是进攻重点。12月29日,敌中路军四十六师2个团向皖西苏区中心麻埠镇进攻,时任红一军第三师师长的周维炯采取诱敌深入的战术,在鲜花岭(又称香火岭)设伏。当敌人进入伏击圈时,遭到红三师炮火猛烈射杀,敌人被打得措手不及。周维炯趁敌人混乱之机,率部冲入敌阵,与敌白刃格斗,战近1个小时,歼敌柏心山团长以下1300多人,余敌溃逃。其余两路进攻之敌,一部被红一军一、二两师歼灭于同心寺一带,余部逃遁。其他各路进攻之敌,惧怕被歼,亦不敢冒进。

  1931年1月,红一军与红十五军合编为红四军。3月,红军将向鄂豫边区进攻的敌三十四师包围于孝感县双桥镇。战斗打响后,由于敌人较为集中,又有飞机掩护,激战半日,未能取胜。时任第十一师副师长兼三十三团团长的周维炯,在一个俘虏口供中,得知敌师指挥部位置,立即向军部报告,在军部指挥下,以3个团兵力强渡护镇河,向敌指挥所猛冲,敌顿时大乱,敌师长岳维峻坐着4人大轿逃跑,周维炯率三十三团在一个叫罗家城子的地方将其生俘。此役歼敌5000多人,缴获轻重机枪60多挺,长短枪4000多支,迫击炮、火炮14门。至此,敌10万之众的第一次“围剿”彻底破产。不久,周维炯担任十一师师长,参加了第二次反“围剿”作战。

  1931年8月,红四军南下,在攻打英山县城时,由于敌工事坚固,又有鸡鸣尖、船形山、凤形山天然屏障及强大火力掩护,红军几次强攻均未奏效。三十三团团长王树声还负了重伤。时任十一师师长的周维炯代替王树声指挥三十三团,兵分三路,直奔鸡鸣尖、船形山、凤形山之敌。周维炯亲率第三营强攻鸡鸣尖之敌,经过半小时激战,鸡鸣尖敌人被打垮,接着船、凤二山之敌也被击退,全团一举攻进英山县城,杀得敌人四处逃窜。这时红十二师1个团也攻进城里,2000多人的守敌大部被歼,敌团长张汉泉被活捉。

  英山大捷后,红军主力向物产丰富的蕲春、黄梅、广济进军,连克罗田、浠水、广济、漕河等10多座城镇,在攻打洗马畈战斗中,敌徐源泉部4个团被团团围住,周维炯率十一师从中部穿插,将敌分割数块,在叶家湾将敌1个团围住,经半小时激战,将敌全歼。红十师、十二师在徐向前军长的指挥下,包围分割敌人,歼敌2个团。南下未及1个月,即歼敌7个多团,缴获了大量枪支弹药和军需物资,仅黄金、白银即达1000多斤,银洋7万多块。当时的红四军真是“兵强马壮”。可就在这时,占据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书记位置的张国焘却开始了罪恶的“肃反”扩大化,将许继慎、周维炯、肖方、熊受暄等一批红军高级干部以“改组派”、“AB团”、“第三党”、“反革命”等莫须有的罪名加以秘密杀害。

  1945年,中共七大为周维炯等人平反昭雪,追认为革命烈士。(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