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大地,红色故土。然而,仍有部分老区人民生活比较困难。“十二五”期间,六安市累计减少贫困人口73.7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降至9%,但剩余贫困人口仍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日前,全国人大代表、六安市市长毕小彬表示,今年将紧抓脱贫攻坚“十大工程”,完成12.75万人脱贫、200余个贫困村出列的脱贫任务。
“六安是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民生工程、最大政治工作来抓的”,毕小彬表示,六安是安徽省脱贫攻坚的重点地区,2016年年初,贫困人口有46.7万,贫困村有442个,贫困发生率9%,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个百分点,贫困人口总量占全省贫困人口的七分之一,脱贫攻坚的任务非常繁重。
总书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更不能忘了老区人民。我们感到压力和责任非常大。毕小彬说,六安过去一年围绕精准扶贫基本方略,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压实工作责任,实施脱贫攻坚十大工程,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来抓这项工作。总体来说,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效,去年完成11.5万人的脱贫工作,25个贫困村出列,实现了首战告捷。
毕小彬坦言,今年的脱贫任务更重。从工作推进上来看,主要分为几个方面。首先产业扶贫,重点探索实现路径,把“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以及“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形式,作为产业扶贫的重点,让新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贫困人口进行捆绑,形成链接。其次,解决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根据统计,六安大别山地区,因病致贫占55%,因残致贫占17%,是全省比较高的地区,目前除了基本的医疗保障以外,安徽省内出台健康扶贫“351”政策,贫困人口全年在县级医院看病超过3000元的,在市级医院看病超过5000元的,省级医院看病超过1万元的部分,由社会保障和政府兜底,另外在全省率先实行城乡医疗保障的统筹。第三,把基础设施脱贫工作搞好,异地扶贫搬迁,除了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外,特别是金寨县出台配套政策,多重政策叠加来保障此项工作。
谈及2017年的脱贫工作,毕小彬表示:“将以更硬的措施、更严的要求、更实的作风,把脱贫攻坚工作做得更好,确保2017年度脱贫攻坚战役打得更漂亮。”(记者 黄娜娜 汪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