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西剿匪是新中国成立前后剿灭国民党残余匪特的重要组成部分,粉碎了国民党建立所谓大别山“第二战场”阴谋,在新中国剿匪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皖西股匪作恶多端
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胜利渡江。可在大别山区,由国民党残余地方武装、地主恶霸组成的反动民团与土匪流寇相纠结形成的政治土匪,继续残害群众,对抗人民政权。5月,国民党华中“剿总”司令长官白崇禧为在大别山开辟所谓的“第二战场”,急派曾任国民党九十二师师长的汪宪,率特务分子樊迅、马君慈等潜回大别山区,在金寨七邻乡白水河成立豫鄂皖边区人民自卫军总司令部,汪宪自任中将总司令,樊迅为副总司令兼参谋长。为拉拢地方实力派,汪宪还任命曾任六安专署保安副司令兼立煌县县长的袁成英为第二副总司令兼立煌挺进支队司令。汪宪一伙整编残余保安团队,纠集地主民团,收编股匪帮会,网罗散兵游勇,拼凑成14个支队近两万匪徒,对外号称“十万铁兵”,大肆吹嘘“收复鄂豫皖边界各县指日可待”。并趁我军主力南下之机,指挥匪徒大肆骚扰破坏,袭击基层政权,组织“摸瓜队”、“暗杀团”残害革命干部和群众;疯狂破坏交通,焚烧粮站,劫夺耕牛,破坏生产支前;颁布“三杀令”,强迫广大农户实行“连保连坐”,以控制群众。
活动在皖西地区的股匪张明华部在椿树岗、枣树店一带纵火烧死群众25人,抢走耕牛69头。吴曙光、杨子文股匪不仅袭击丁集、独山、双河等地区乡政府,还从大王庙、庙岗头仓库抢去公粮数万斤。淮河挺进支队司令、惯匪岳岐山一次就活埋干部群众24人,围攻长集区政府并残害干部战士37人,抢劫高店公粮10多万斤。匪首陈新民杀害天堂区工作队队员30多人。顽匪所到之处奸淫掳掠,十室九空,皖西乃至整个大别山区笼罩在腥风血雨之中。
二、多种方式剿灭股匪
1949年4月,皖西军区成立了六安剿匪司令部,以军区和三分区的部队为主力,配合各县区武装对流窜在皖西境内的股匪开展清剿。湖北、河南两省地方部队也先后开展了地域性清剿。各地股匪均受到沉重打击,到6月底皖西歼匪3951人。汪宪在给白崇禧电报中无可奈何地发出了“士气消沉,民心观望,卑职恐难潜伏于大别山”的悲鸣。
但困兽犹斗,由于3省分散清剿,加之顽匪熟悉环境,致使顽匪四处流窜无法全歼。针对匪情变化,上级决定3省联合会剿。8月,在武汉召开了首次剿匪工作会议,成立鄂豫皖边区剿匪总指挥部,任命熟悉大别山情况的王树声为剿匪指挥部司令员,统一指挥大别山区的清剿行动。为此,3省分别成立南线、北线、东线3个剿匪指挥部。东线指挥部设在金寨麻埠镇,皖北军区司令员梁从学任司令员。剿匪部队除皖北军区及六安、安庆军分区的武装外,三野七十一师也属东线指挥部。与此同时,北线和南线剿匪部队也做了相应部署。于是一张天罗地网落向匪徒们的头上。
针对股匪化整为零,潜逃深藏,剿匪部队开始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战法,分片驻剿。除集中兵力出击外,还组织精干便衣分队化装侦察。9月5日,三线部队同时发动进攻,对盘踞在金寨及其以南地区的匪总指挥部实施合击,反复清剿,并于9月6日解放金寨。在半个月时间内,共歼匪1478人。9月底,东线部队在大别山主峰之一的帽顶山搜山时,将匪报务员捕获,并顺藤摸瓜,在狮子洞将匪首汪宪擒获。根据汪宪提供的线索,10月2日,又活捉匪副司令袁成英和樊迅。随后,匪十一支队司令陈新民,匪第一支队司令冯春波,匪三支队司令吴砚田,匪四支队司令郑荣波,匪五支队司令顾东郎,匪六支队司令兼立煌、商城、固始三县联防司令张天和,匪七支队司令兼六安县县长阮志凌等匪首也相继落网。至此,匪鄂豫皖人民自卫军主要首领全部被擒,指挥机关被摧毁,剿匪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
三、发动群众扩大战果
匪首被擒消息迅速传开,极大地鼓舞了群众。群众怀着对匪霸的仇恨,积极参加农会和民兵组织,主动配合剿匪部队巡查搜山。金寨2000位农民围山搜捕时,将藏匿在深山的匪首方临杰活捉。逃逸的匪首在军民联防中纷纷落网,残匪心惊肉跳,藏匿更深。
敌变我变,剿匪指挥部及时调整剿匪思路,在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充分发动群众,加强政治攻势。各地普遍采用张贴布告、召开祝捷大会等方式,宣传我军战果,引导残匪认清全国即将解放的大好形势,破除幻想;严格执行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立功受奖的宽严政策,为匪徒指明出路,对投降和捕获的匪特不打、不骂,对被胁迫挟持的一般匪徒经教育后交保释放,对罪大恶极又负隅顽抗者,则召开公判大会,严加惩办,从而加速了股匪的分化瓦解;此外还组织投诚人员现身说法,以亲身经历动员匪徒携械投降;召开匪属座谈会,反复交代政策,解除顾虑,动员他们上山劝降。
经过军事打击和群众性搜山,山上山下已无股匪的立足之地,再加政治攻心,匪徒纷纷自首。至11月,大别山区顽匪投降人数已达5310人。当春天再一次降临大别山时,经过半年的会剿,皖西军民共消灭盘踞在大别山的顽匪1.2万人。匪首大都在战斗中毙命或被俘。在逃顽匪岳岐山、周醒民也难逃法网,在1951年的镇反中先后归案。
皖西剿匪粉碎了国民党妄图在大别山区开辟“第二战场”的阴谋,根绝了长期以来给皖西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匪患,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
(来源:市委史志室编辑《红六安》)